溯古韵长河 绘科创新篇|2025交大科金“创行中国”西安站精彩回顾
携手生态伙伴资源,共探区域发展新篇。2025年4月24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科技金融MBA和技术转移硕士MTT两个项目的近40名在校生,齐聚历史底蕴魅力与产业创新活力涌动的硬科技之都——西安,开启2025年“创行中国”首站课程。
本次课程带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金融系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谈毅向同学们致以欢迎辞。谈老师表示,近年来陕西积极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重点打造34条产业链并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市场转化。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与参访中能够沉浸感受陕西特色业态模式,启发科创发展新思考。
名师课堂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为同学们带来课程《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学们在聆听陕西经济发展、产业链现代化及科技创新等议题分享后,深刻感受到陕西在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的宝贵经验与强劲动力。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余隋怀教授带领同学们回溯历史的脚步,在文物的世界中探寻中华造物精神的源头。通过课程《天工开物——传统造物对现代创新的启示》,同学们纷纷赞叹文化瑰宝透过时空为现代人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指明方向,实现从历史深处迈向未来征途的跨越。
名企参访
在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师生通过展厅的企业宣传片及交易竞价模拟演示,了解平台在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管理及数字化服务领域的核心功能。在交流座谈环节,煤炭交易中心董事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活动,双方围绕科技创新、金融赋能、国产替代、数据资产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4月25日上午,师生来到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在大型鼓风机的组装车间,一台台即将完工的设备展现出陕鼓集团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交流期间,陕鼓的专家们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经验和见解,让同学们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4月25日下午,师生走进陕西汽车控股集团参观交流。现代化的装配流水线、高度数字化的生产监控以及整洁有序的厂区环境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在随后的交流中,陕汽专家们重点介绍了其近年来打造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产学研协同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
企业参访的最后一站,师生前往中国银行软件中心(西安)。总经理、技术转移硕士MTT在校生宋瑞及来自软件中心开发部的专家与知识产权专家向同学们分享了中国银行软件中心(西安)的总体情况、手机银行产品建设和专利工作现状。
西迁溯源
在交大西迁博物馆内,24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的珍贵展品,生动还原了交通大学的建校源流,以及1956年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扎根西北的壮阔历程。泛黄的老照片、斑驳的教案与简朴的实验仪器,无声诉说着老一辈知识分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一张粉色的西迁车票上,“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至今振聋发聩。MTT2371班徐静妍同学感慨:“这种精神与我们MTT专业倡导的创新转化、服务社会理念一脉相承,激励我们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求。”
校友共创
产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林峰主持共创环节。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在三天课程中的收获与感悟,也将对西安产业发展的思考娓娓道来。
从名师课堂“古都文脉”的深度探寻到名企参访“产学交融”的思想碰撞,通过本次创行中国·西安站的课程,同学们真切领略到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科技崛起的时代华章,也被西迁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热血拼搏所打动。在未来的道路上,科金学子将以西迁精神为指引,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书写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部分课程感悟
易军如 MTT2373班
发扬交大老一辈的西迁精神,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有利于实现个人、企业与国家的共同成功。
张祯祎 TFMBA249H班
此次西安之行陕汽和陕鼓的参访让我们对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思路,科技与金融的双轮驱动将持续为产业注入活力。
徐忠灏 TFMBA2495班
在陕西省煤炭交易中心的参访中,我感受到数字化实践印证了“技术创新+金融赋能”生态模式的巨大潜力。
邓静 MTT2471班
西迁精神是爱国奉献的传承,能源智能交易是对传统能源产业的科技创新实践,二者共同诠释了服务国家需求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