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共绘医疗创新蓝图,交大科金大健康学社首期“转化门诊”成功举办
近期新闻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大健康学社联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创新打造医疗创新转化平台“转化门诊”,首期活动在长海医院会诊中心举行。活动汇聚产学研多方力量,通过"项目问诊+资源对接"的创新模式,为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
长海医院院长廖专对各位专家、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意义。“转化门诊”正是医院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创新举措。他希望与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建立更深度的协同机制,共同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题。
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陈建科对长海医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认可,并感谢长海医院同仁对“转化门诊”的全力支持。他分享了学院在技术转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经验。他指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持续为医疗创新生态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推动临床需求与技术供给精准对接。
来自长海医院的五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汇报,分别是:
1.重症监护(ICU)智能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ICU诊疗效率与决策精准度,为危重患者生命护航。
2.具备梯度降解的可X线显影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
创新性医疗器械,实现封堵器材料的可控降解,减少长期异物影响,并具备术中精准显影能力,提升先心病介入治疗水平。
3.长海胰腺智能诊断与量化平台
基于AI技术,赋能胰腺疾病(如胰腺癌)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疗效评估。
4.一种产酸拟杆菌在降低胆固醇中的应用
聚焦肠道微生态研究,探索特定菌株或其代谢产物在调节胆固醇代谢、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转化潜力。
5.软式内镜全程质控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软式内镜从清洗消毒到使用维护的全流程、可追溯、规范化管理,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随后,项目负责医生与大健康学社成员开展问诊交流,围绕技术创新性、临床需求契合度、市场前景、知识产权策略、转化路径可行性及投融资方案等维度进行了深度交流,为项目团队提供了宝贵的优化建议和潜在的合作资源。
长海医院席惠君主任、唐杨烽副主任、边云副主任、孔祥毓主任助理、张洪剑副教授、王华医生、冯拥璞医生,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毛世伟出席活动。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大健康学社成员、技术转移硕士MTT在校生,万顺医疗董事长卢金祥、创业接力集团合伙人陆娇娇、脑回跃变联合创始人梁馨方、第一医药党委副书记胡良玉、中泰资本投行部副总裁刘冠楠、蓝区朗健总经理周于杰参加问诊。长海医院科研参谋、技术转移硕士MTT在校生刘兆辰主持活动。
关于“转化门诊”
“转化门诊”是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科创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根据行业领域组成“门诊”团队,运用MTT所学“五力模型”,对交大教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景及商业化路径进行研讨诊断。在活动中,学生们对拟转化的科研项目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提高转化成功率,缩短转化周期。
电话:021-52307216 / 邮箱:itf@sjtu.edu.cn /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邮编:200030
Copyright 2022-2024 © 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 版权所有
电话:021-52307216
邮箱:itf@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
邮编:200030
社交媒体 | 隐私条款 | 版权申明 沪ICP备05052060号-1
Copyright 2022-2024 © 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