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若:大脑的“坏习惯”会让今天的我们遭遇更多思维陷阱吗?

教授观点

陈方若:大脑的“坏习惯”会让今天的我们遭遇更多思维陷阱吗?

陈方若 光启讲席教授 教授主页>

研究方向: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营与营销交叉学科

人类大脑历经千万年进化可说是相当精密高效,但是大脑却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它会在思维的道路上挖下各种陷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每一天,我们都会思考许多问题,有关乎人类安危的大问题,有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问题。思考这些问题尤其是复杂问题时,我们很容易因为种种原因陷入思维陷阱。加之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比过去更容易找到与自己想法相似的人群,并加入其中。这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换观点,渐渐成为思想高度一致的“网友”。而且,算法为了最大化用户满意度,其为用户推介的内容,也是尽其最大所能投用户所好。这直接导致互联网虽有海量信息,人们实际消费的却往往是自己比较容易接受或喜欢的内容。从而,在群体效应和信息过滤的双重影响下,人们更容易陷入思维陷阱。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思维陷阱,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比想象的复杂,要彻底思考清楚、弄明白相当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有“短板”,包括知识结构和储备、专业能力、掌握的信息甚至思考问题的角度等。              在这方面,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行为科学,也许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落入这些思维陷阱——        

     

人类的大脑就像一台庞大、复杂的计算机,既有存储功能,又有计算功能。我们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东西储存在大脑里。这就是大脑的记忆(存储)功能。             

 

同时,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计算功能”,包括逻辑分析能力和专业能力。一台计算机要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通过程序或发出指令来运行。同样,大脑也有自己的运行程序或模式,即调动资源、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             

 

大脑的运行大致有两种模式:“快捷模式”和“高能模式”。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用“系统一”和“系统二”来描述大脑的这两种运行模式。

 

快捷模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运行模式。例如,通过简单的记忆搜索或凭感觉来找到答案。它不需要太多的注意力,消耗的精力也十分有限。相比之下,高能模式则需要开动大量的计算功能,来进行信息处理和逻辑推理。这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十分耗费精力。             

 

经过长期进化,人类大脑已经找到了一种最优工作方式。快捷模式是大脑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说是大脑的“长明灯”,只要我们处于清醒状态,它就在运行,不断接收、处理信息,并生成诸如印象、感觉、判断等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已足够应对、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了。至于那些快捷模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大脑就会升级到高能模式,对快捷模式生成的结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显然,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大脑的这种“分级处理”工作方式是十分合理的。            

 

 人类大脑有许多神奇之处,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会在思维的道路上挖下各种各样的陷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大脑的惰性常常让我们陷入以简代繁或先入为主的思维陷阱             

 

当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我们往往会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用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替代,然后努力回答那个简单的问题。这符合大脑的“惰性”特点,毕竟回答一个简单问题要省力得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替换经常是不知不觉、下意识的。因此,在我们找到简单问题的答案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原来的问题已经解决。虽然化繁为简是我们认识复杂世界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种简单的套用并不严谨。   

          

在行为科学中有一个专门术语叫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你看到的就是所有存在的),用来代表一种常见的思维习惯。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来描述它,那就是“井底之蛙”。现实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局限性可以说是毫无防范之心。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感慨“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未知也越多”。     

        

大脑的惰性,也使我们很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陷阱。因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大脑就在不断地接收、处理信息并做出反应。这些信息和反应生成的结果都被储存在大脑里,成为未来思维的基础。现在被储存在大脑中的印象、感觉、观念等,不断影响我们未来的思维。这是“先入为主”的第一层含义。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也是这个意思,因为每一次思考,都在大脑里留下了一个印记。这个印记就像一个路标,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未来思维的方向。        

     

“先入为主”的第二层含义是,不管是什么,一旦被存入大脑,它就很难改变。这可能也是大脑惰性的一种表现。因为改变意味着推翻原来的成果,使得先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大脑的这种思维惯性有时会使我们“固守成规”,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理念。当旧观念受到挑战时,人们经常会选择抵制或寻找各种理由来维护旧思想,从而失去了宝贵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陷入“过度自信”的思维陷阱       

      

自信是种优良品质,可以带来勇气,帮助我们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但是“过度自信”却常常会带来判断与决策失误。             

 

人为什么会变得过度自信?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经常高估自己知识储备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知识的来源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经验的思考与总结。回顾过往经历,人们会努力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逻辑图谱,并把这个结论储存在大脑中,以备后用。这些知识往往能增强自信。             

 

但是,没有一个未来和过往一模一样,如果依然照着和过去一样的逻辑图谱来推演未来,就会掉进“过度自信”的陷阱。比如,如果我们觉得已经搞懂一家企业成功的秘诀,自己就也能创办一家成功的企业,那就有点过度自信了。 

           

看透历史并不意味着能够预见未来。这也是为什么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都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常常提醒自己,或许犯错的那个人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过度自信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是过度相信自己的直觉。             

 

直觉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我们有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它,却无法说清这种感觉来自哪里。关于直觉,行为科学有许多研究。           

  

首先,直觉是大脑的一种图像或样式识别功能的产物(Pattern recognition)。在外部信号刺激下,储存在大脑里的大量信息可以迅速组合,进而形成某种感觉或判断。例如,当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马上就会有一个判断“此人是否友善”。这是大脑快捷模式运行的结果,并不牵涉任何逻辑运算。当然,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越多,我们的直觉就越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复杂问题研讨会上,我们经常能听到专家观点,这些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直觉。 

            

有趣的是,行为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甚至一些专业人士的直觉也经常靠不住。在许多应用场景下,特别是那些突发的、没有经验可循的场景下,直觉通常还不如一些非常简单的经验公式。         

    

经验公式是建立在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它把一些可观测的基础变量与要预测的未知变量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连接起来。简单的经验公式之所以超越直觉,原因有很多。比如,人不能像机器那样客观冷静或者大脑算力不足等等。当然,很多时候,相关的经验公式并不存在,这时我们就只好依赖直觉。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也就是希望通过机器学习发现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从而总结出更多的实用的经验公式。           

  

此外,过度自信还与社会的影响有关。大家都喜欢自信的人,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自信的人往往更有“市场”,在很多场合都更受欢迎。比如,一个电视节目嘉宾如果在一个问题上表现出某种不确定的态度,或是因为众多不确定因素而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预判,就会被观众怀疑水平,甚至连节目的质量都会被质疑,相反的是,自信却会为自己赢来观众。             

 

然而,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并且掺杂着各种随机因素。成败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决策与努力,还与许多随机因素有关,这些随机因素是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就像一阵风。             

 

遗憾的是,我们的世界更喜欢听逻辑清晰的故事,喜欢把成败归功于突出的人和事,而不喜欢模糊的东西。撇开任何随机因素,高谈阔论,道出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这需要很强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你不得不自信,结果就是社会性的过度自信。             

 

 

互联网的信息筛选,导致人们过于聚焦单一观点,从而陷入群体思维陷阱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群体的时候,人们会考虑各种因素,如兴趣、爱好、信念等。在复杂问题面前,各种观点都会出现。这时持相同或相似观点的人群就会聚集在一起,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然而,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这种以思想为纽带形成的群体能够支撑几乎任何观点,甚至是十分错误、可笑的观点。             

 

如果一个观点已经成为群体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它就更难改变了,群体的“抱团取暖”有时会使人们陷入困境、不能自拔。企业变革经常困难重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文化——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出于存在即合理的因素,从而不愿意主动挑战自己、改变自己。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群体造成的思维陷阱更是比比皆是。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很容易找到与自己思想相似的人群,而成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这群人经常一起讨论问题、交换观点,渐渐成为思想高度一致的“网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算法的推介功能,人们获取的信息通常是经过算法筛选的,而算法为了使用户满意度最大化,其推介的内容也尽量地投向用户所好。换言之,虽然互联网中有海量的信息,包括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信息,可是人们实际消费的信息却是种类十分有限的,因为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你比较容易接受或喜欢的东西。因此,在群体效应和信息过滤的双重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更容易极端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共存。不难发现,互联网的出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也加剧了群体思维的陷阱风险。由此再反观我们的“大脑”,或许,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是如此神秘,以至于它到现在还是一个科学之谜。但在充分肯定大脑的强大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大脑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要时刻保持审慎,警惕落入思维陷阱。

 

行为科学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表明,一些思维习惯很容易把我们带入沟里,造成认知的缺陷、观点的错误、不必要的矛盾等等。为了避免这些思维的陷阱,我们有必要经常反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1、是否用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去替代原来的复杂问题?            

2、是否有先入为主的现象,即由于事先形成的观点而拒绝考虑新动向、新观点?             

3、是否过度自信?            

4、是否受到群体思维的影响?             

 

这些问题能够起到有效的提醒作用,并可以引出相应的应对办法,帮助我们做好思维的风险管理。

 

发布者:产教融合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