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军:推动产教功能互补和资源统筹融合——中美产教融合发展的对比

教授观点

倪军:推动产教功能互补和资源统筹融合——中美产教融合发展的对比

倪军 教授主页>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举办的科金创享·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暨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带来题为《中美产教融合发展的对比》的主旨演讲,以下内容根据本人演讲实录整理。

 

 

 

1. 中美创新体系比较:挑战与变革并存,重视原创型研究

 

为什么进行中美比较?很显然,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创新强国,在各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拥有世界上70%的专利、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数量、大量的突破性科技成果等。

 

(1)目标导向式创新 & 兴趣驱动式创新

 

创新涉及不同领域,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更难的技术创新等。创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目标导向式创新,这是一种为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的创新,可以协调各方力量达成某些技术目标,非常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完成某些特定的技术目标。像中国很多的创新属于这一类,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类是兴趣驱动式创新,这种创新一般没有具体目标,进行广泛的知识创造、挖掘,结果不一定马上有用,过程中鼓励创新、注重培养人才,有可能产生非常有影响的发现。

 

(2)美国最具创新性的是小企业创新

 

美国创新体系可以划分成四类。一是研究型大学,主要聚焦基础的、原创的、兴趣驱动式知识发现和创造。二是国家研究室,主要聚焦应用基础研究,包括一些适合于大梯队模式运行的项目。三是工业研发,主要为大型企业内部研发,例如IBM实验室、美国通用汽车研发等。四是小企业创新,这类创新往往被忽略,但美国此类创新实力很强,尤其在产教融合方面,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问题导向的。四类创新力量定位各有不同,基础性、应用性、工业化、产品化程度不同,不同的创新主体专注的技术成熟度也不同。大家或许以为谷歌、苹果是非常有创新性的企业,其实不然,美国最具创新性的是小企业创新。

 

(3)美国创新重在建立创新文化

 

在美国,科教或者产教领域,普遍鼓励创新、容许失败。作为一个企业家,创业失败一次没有问题,有人投资,失败第二次,更有人投资,他们认为以往失败的投资是帮创业者交的学费,再次投资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然而,中国乃至亚洲是不同的,创业失败只会让融资更难。同时,营造创新生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对一个国家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4)中国原创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中国原创型科技创新面临三个挑战。第一,创新环境上,亟待处理好对接国家需求和兴趣驱动式知识发现之间的矛盾。第二,创新机制上,有待做好大梯队模式与可动态协作的众多小组模式之间的平衡。第三,创新基础上,需要关注解方程式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平衡。

 

(5)中国一流大学面临的变革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要从为工业界服务到引领工业界的需求转型,二是从跟踪型研究到原创型研究发展,三是从培养工程师向培养创新人才开拓。当今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已经具备最好的原创研究基础,交通、能源、超大型城市治理等领域存在诸多“第一手问题”需要创新解决。

 

 

2.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教与学并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是多方面的。中国在生源和学生质量、办学设施、办学经费方面,相比并不比美国差。但在师资质量、管理体系、办学理念和培养差别较大,这几个方面也比较关键。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中国相对落后于美国。一流大学来看,比较中国的C9和美国的TOP10学校,我们的师资体系相对较薄弱。

 

二是管理体系变革方面,体系跟不上鼓励创新的需要。

 

三是培养理念方面,中国大学老师重视知识传输,美国更关注各种能力,像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老师以教为主,美国注重教和学并重。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3. 中美产教融合比较:使命与动机结合,拓展合作内容和方式

 

在美国,产学研的合作涉及方方面面,企业和大学合作较为普遍。大学的使命、企业的动机各有不同,产教融合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

 

(1)多样性化产教融合

  • 表达友好式产教融合

比如,宁德时代受制于当地一些条件,委托高校做科研效益更高,同时,作为友好反馈,进行产教融合。

  • 真实需求式产教融合

一些企业难以解决特定问题,需要委托高校帮助攻克难题。

  • 影响规避式产教融合

比如,在美国反垄断法约束之下,福特和通用两家企业不能轻易发起一项科研合作,那么通过与高校开展开放式合作,可以有效规避反垄断相关风险。

  • 人才引进式产教融合

主要目的在于招揽所需的未来型人才。

  • 研究探索式产教融合

一些企业需要了解行业动态、行业形势,通过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更先进的调研技术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

  • 技术转移式产教融合

通过合作帮助高校的尖端技术实现转移转化。

 

(2)多重性大学使命

  • 知识创造:需要财政资金支持。
  • 知识传播:需要受众。
  • 人才教育培养: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学习。

 

(3)多元化企业动机

  • 科技研究:一般的基础性研究风险大、周期长,企业缺少资金支撑相关研发。
  • 问题解决:企业往往没有时间自己处理每件事情、每个问题。
  • 人才招募:企业缺少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4. 结束语:推动产教功能互补和资源统筹融合

 

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创新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而研发和创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难以按照计划、规划完成研究成果。因此,企业委托研究型大学开展科研合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可以获得专家知识,又可以降低研发投入成本,还可以帮助招聘未来的技术人才。研究型大学也需要与企业保持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以便更清晰地了解产业发展动向和实际的科研需求,同时可以获取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产学融合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企业和大学双方的合理定位和资源投入。

 

*本文根据讲座及互动问答内容整理,已与嘉宾本人确认。

 

发布者:产教融合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09